四、各省稅務機關要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明確新辦納稅人首次申領增值稅發票的辦理時限、辦理方式和辦理流程,盡可能實現稅控設備網上購買,并做好壓縮新辦納稅人首次申領增值稅發票時間相關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確保符合條件的新辦納稅人及時、順利地領用增值稅發票?!?/div>
除新疆、青海、西藏以外的地區,本公告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新疆、青海、西藏地區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div>
特此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
除此之外財政部在5月7號左右還發布過三個重大利好政策,一個是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二是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以下是政策全文,記得轉告其他財務小伙伴哦!三是對按萬分之五稅率貼花的資金賬簿減半征收印花稅,對按件貼花五元的其他賬簿免征印花稅
這樣對于那些新建公司及需要更新改造的公司來說意味著購進的新設備可以一次性的折舊,在所得稅前可以抵扣,減少了應納稅所得額,目前可以少交所得稅,從長遠來說雖然一樣的,但從資金的時間價值來說,所得稅也就少交了,這樣就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還有印花稅資金賬簿減半征收,對于新辦的小企業來說減稅可能不是很明顯,但對于投資上億的公司印花稅就要以減少幾十上百萬,所以減稅幅度是非常大的。同時稅務政策變化,對企業管理人員和財稅人員的影響非常深遠,那么對行政來說又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小二仔細瀏覽了一些稅務政策變化的細節,發現還是有很多稅務變化與行政的日常工作有些密切聯系的。
一起來看看吧~
1 稅率調整時期,公司合同與發票需要注意些什么? 今年上半年,財政部、稅務總局4月4日頒布的《關于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通知》(財稅〔2018〕32號)、《關于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財稅〔2018〕33號)正式開始實施。前兩個月,相信不少的行政人和財務同學都在瘋狂的梳理公司合同與發票的事,大家一定加了不少班啦!
當未來又有新規出現,進入稅率調整期,公司合同和發票會涉及到哪些風險?行政又該注意什么呢?
◆ 在調整期內,采購合同、銷售合同要考慮稅率下降影響。
合同是否要在稅率變化后再簽訂?還是在簽訂合同時就考慮稅率的影響?采購單價是否應考慮降價?行政和財務人員有必要注意合同標的、數量、質量變更的稅務處理。
因為如果合同標的發生變更,則可能帶來混合銷售、兼營的風險,納稅人需要關注該變更是否對其有利,必要時,需要在合同中區分不同項目的價款。
2 “營改增”后:自購與租賃固定資產哪個更劃算
為企業配置固定資產,是購買還是租賃,行政小伙伴往往會從成本角度來進行考量。
但大家在考慮顯性成本的同時,別忘了稅率也對采購成本發生了影響。
在配置固定資產時的成本核算上,有一個小經驗先分享給大家:
“在不考慮配置固定資產的數量多少和資產折舊時間的前提下,只要固定資產的租賃費大于固定資產的購買價格,租賃比自購節省增值稅、城建稅等流轉稅。 同樣,只要固定資產的租賃費大于固定資產的購買價格,租賃費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費用大于自購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即租賃比購買節省企業所得稅。”
3 企業發放實物福利的財稅處理 行政的日常大家常說是由n個節日組成的,并且每個節日都需要準備禮物。但實物福利采購在財稅上有兩種不同的認定形式。
以七夕節實物福利為例:
企業以自產的禮品或公司代銷存貨發放給職工,在增值稅方面,按視同銷售處理。
《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規定: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的下列行為,視同銷售貨物:“(五)將自產、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
如果是電商平臺庫存或者自產物品,行政用來作員工福利使用時,內部財稅流程還是需要另外注意的哦~
4 新稅法下固定資產可以加速折舊
“企業的固定資產由于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新稅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不僅為納稅企業選擇折舊方法進行稅收籌劃打開了空間,也間接影響著行政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
雖然資產加速折舊的方法,可以為企業取得資金的時間價值、在早期計入更多折舊額,但是對于小型企業以下兩種情況折舊需慎重:
▲稅收減免期不宜加速折舊。
企業所得稅目前實行比例稅率,固定資產在使用前期多提折舊,后期少提折舊,在正常生產經營條件下,這種加速折舊的做法可以遞延繳納稅款。但若企業處于稅收減免優惠期間,加速折舊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是負的,不僅不能少繳稅,反而會多繳稅。
▲加速折舊須考慮5年補虧期。
由于稅法對補虧期限作了嚴格限定,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對以后年度的獲利水平作出合理估計,使同樣的生產經營利潤獲得更大的實際收益。特別對一些風險大、收益率高且不穩定的科技企業更要合理規劃,避免加速折舊資產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
最后 企業該如何合法降低稅務成本,是一個復雜且專業的話題。
可能在企業里,主要負責的人員是財務部門,但與行政人相關,并且會間接影響日常工作的稅務政策優勢,我們也要了解并合理運用才能在工作中更游刃有余。
*部分資料來源于中國稅務網